李嘉祐《寄王舍人竹樓》

寄王舍人竹樓原文:

傲吏身閒笑五侯,西江取竹起高樓。
南風不用蒲葵扇,紗帽閒眠對水鷗。

寄王舍人竹樓翻譯及註釋

翻譯
傲然不群的官吏悠閒地笑著面對那些皇戚權貴,在西邊的江岸伐取竹子,蓋起高樓。
清爽的南風自然地吹來,而不用蒲葵扇子扇、那戴著涼帽的人對著水鷗,悠然地睡覺。

註釋
1王舍人:作者友人,生平不詳。
2傲吏:不為禮法所屈的官吏。五侯: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、王商、王立、王根、王逢時皆為侯,受到特別的恩寵。這裡泛指達官顯貴。
3西江:泛指江西一帶,其地多竹。起:建造。高樓:指竹樓。
4蒲葵扇:用蒲葵葉製成的扇,俗稱蒲扇。
5紗帽:夏季的涼帽。閒眠:悠閒地午睡。水鷗:即鷗鳥。

寄王舍人竹樓賞析

  這首詩題為「寄王舍人竹樓」,實際上借對王舍人「竹樓」的讚美,表現了作者蔑視功名、閒適自得的生活態度。

  詩的起句「傲吏身閒笑五侯」,所謂「傲吏」,大約指的是那位「王舍人」,他既然身己為「吏」,卻絲毫沒有俗務纏身,更著不起那些氣焰熏天、炙手可熱的「五侯」,其生活情趣之高,也就不言自明瞭。戰國時期的莊子,曾在蒙(今河南商丘)做過漆園小吏,楚威王欲拜他為相,被他拒絕了。後世遂稱他為傲吏,如晉郭璞《遊仙》詩說:「漆園有傲吏。」這裡將王舍人比喻成莊子。接下來,作者緊扣詩題,寫王舍人的「竹樓」。這裡作者著重強調了兩點:其一,「西江取竹」。西江歷來為產竹之地,而竹卻又被視為「歲寒三友」之一,既「直」又有「節」,所以作者表面上是寫竹,實際上卻是在寫這位「傲吏」的品格。其二,「起高樓」。本來,以竹為樓,不可能搭得很高,但作者特意拈出「高」字,一下僅能進一步暗示這位「傲吏」非同一般,同時也為下文的「南風」徐來打好了基礎。

  詩的後兩句表面上是在寫竹樓內的生活,實際上仍在寫這位「傲吏」蔑視功名、閒適自得的人生態度。「南風不用蒲葵扇」,一是說 「傲吏」在竹樓上享受著徐徐吹來的南風,其悠然自得、無爭無競的心情顯而易見;另外,它還隱隱借用了「南鳳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」之句,巧妙地說明只要沐浴王風,宣揚教化,自然可以使所治之民安居樂業,無需多費精神,碌碌多勞。而「紗帽閒眠對水鷗」句,則更進一步寫出這位「傲吏」的心態:他頭戴「紗帽」,悠然地對著水鷗入睡。此處的紗帽,是指平民和官吏均可戴的涼帽,與後世的「烏紗帽」即官帽不同。紗帽作為官帽,那是明代以後的事情。唐宋人詩裡,紗帽則多指夏季戴的輕便帽子,官民皆可戴。如白居易《夏日作》詩:「葛衣疏且單,紗帽輕復寬,一衣與一帽,可以過炎天。」「水鷗」在這裡可能暗用了典故,據《列子》記載,從前有人在水邊每日與鷗鳥為戲,鷗鳥飛臨其身而不驚怕。杜甫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詩:「白鷗沒浩蕩,萬里誰能馴?」也用這個典故。當然,此處說他沒有用典也是可以的,水鷗在水邊自由自在,悠然起飛,與王舍人與世無爭的心境正相契合。用典而使人不覺其用典,正是詩家推崇的一種入化的境界。詩人對王舍人的生活情趣及他的竹樓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,也就等於表白了自己的心跡:他不僅是這位「傲吏」的知音,而且無時無刻不在嚮往這種生活。

  這首詩運用了一些典故,對豐富詩歌的內涵、深化詩歌的主題,具有明顯的作用。全詩意蘊豐美,耐人尋味。

寄王舍人竹樓創作背景

 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歷(766—779)年間作者任袁州(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)刺史時,從題目可知這篇作品是寫王舍人竹樓的一首贈詩。
詩詞作品:寄王舍人竹樓
詩詞作者:【唐代李嘉祐
詩詞歸類:寫物】、【讚美】、【抒情】、【隱居】、【閒適

你可能也喜歡:




發表評論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圖片 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