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牧《讀韓杜集》

讀韓杜集原文:

杜詩韓筆愁來讀,似倩麻姑癢處搔。
天外鳳凰誰得髓?無人解合續絃膠。

讀韓杜集翻譯及註釋

翻譯
杜詩和韓文在愁悶時誦讀,舒心爽氣就像請仙女麻姑在癢處搔。
天外的鳳凰誰能得其精髓?世上無人懂得配製續絃膠。

註釋
1杜詩韓集:一作「杜詩韓筆」。六朝人稱散文為筆。這裡指盛唐杜甫的詩和中唐韓愈的文。
2倩(qian):請人代做。麻姑:麻姑又稱壽仙娘娘、虛寂沖應真人,漢族民間信仰的女神,屬於道教人物。過去漢族民間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,取名麻姑獻壽。《神仙傳》記載,仙人王方平在蔡經家召麻姑來。
4續絃膠:鳳喙與麟角,合煎作「續絃膠」,可續弓弩的斷弦。

讀韓杜集鑒賞

  第一句中的杜詩韓筆,指杜甫的詩歌和韓愈的古文。「愁來」,點明詩人研讀杜詩韓筆時的心緒。安史亂後數十年來,藩鎮割據,內戰頻仍,致使邊防空虛,民生凋敝;而吐蕃統治者又佔據河西、隴右,威脅京都,河隴人民長期受吐蕃奴隸主奴役之苦。這內憂邊患,時刻縈繞在詩人心頭,他不可能不愁從中來。這「愁」,是詩人抱負的流露、識見的外溢和正義感的迸瀉。「愁來」讀杜、韓,說明詩人與杜、韓靈犀相通。

  第二句中他從杜的沉鬱頓挫和韓的精深博大中汲收了睿智、膽識和力量。理性的享受,心靈的快感,使他忽發奇想,恍若請古代神話中的麻姑仙女用那纖長的指甲搔著自己的癢處一樣。此典原意是蔡經懸想麻姑爪爬背上癢處,舒適、愉快;詩人移作搔心頭癢處,酣暢、痛快。這匪夷所思的妙喻,是詩人興到之筆,妙在信手拈來,興味盎然。

  第三句中詩人把杜、韓比作天外飛來的百鳥之王鳳凰,讚歎、傾慕之情赫然可見。

  第四句中日趨沒落的晚唐社會猶如斷弦的弓弩,其頹勢已定。誰也不能用鳳髓制得續絃膠,把斷了的弓弦續上的。不明言「愁」,而其「愁」自見。

  這首七絕宣示了詩人鑽研杜、韓的心得,表達其傾慕、推重之情。詩中描敘愁中讀杜、韓詩文的極度快感,而後喟歎杜、韓的傑作無人嗣響。以愁起,以愁結,一前一尾,一顯一隱,錯落有致。詩中舊典活用,有言外之意,弦外之音,又使人回味不已。詩後兩句,上句設問,下句作答,一問一答,自成呼應,饒有韻味。

讀韓杜集創作背景

  杜牧的《讀韓杜集》創作於晚唐(公元803-852年),由於對杜甫、韓愈的文學成就的高度評價,杜牧寫下這首《讀韓杜集》,表達其傾慕、推重之情。
詩詞作品:讀韓杜集
詩詞作者:【唐代杜牧
詩詞歸類:讀書】、【讚美

你可能也喜歡:




發表評論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圖片 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