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東早春原文:
詩家清景在新春,綠柳才黃半未勻。
若待上林花似錦,出門俱是看花人。
城東早春翻譯及註釋
翻譯
早春的清新景色,正是詩人的最愛。綠柳枝頭嫩葉初萌,鵝黃之色尚未均勻。
若是到了京城花開之際,那將滿城便是賞花之人。
註釋
1城:指唐代京城長安。
2詩家:詩人的統稱,並不僅指作者自己。清景:清秀美麗的景色。清:一作「新」。新春:即早春。
3才黃:剛剛露出嫩黃的柳眼。勻:均勻,勻稱。
4上林:上林苑,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,建於秦代,漢武帝時加以擴充,為漢宮苑。詩中用來代指唐朝京城長安。錦:五色織成的綢綾。
5俱:全,都。看花人:此處雙關進士及第者。唐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長安城中看花的風俗。
城東早春賞析
此詩寫詩人對早春景色的熱愛。前兩句突出詩題中的「早春」之意。首句是詩人在城東遊賞時對所見早春景色的讚美。這裡有兩層意思,既是表明,為詩家所喜愛的清新景色,正在這早春之中;同時也表明,這清新的早春景色,最能激發詩家的詩情。一個「清」字用得貼切。這裡不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,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,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,所以環境顯得很清幽。
第二句緊接第一句,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繪。早春時,柳葉新萌,其色嫩黃,俗稱「柳眼」。「才」字「半」字,都是暗示「早」。如果只籠統地寫柳葉初生,雖也是寫「早春」,但總覺得平淡無味。詩人抓住了「半未勻」這種境界,使人彷彿見到綠枝上剛剛露出的幾顆嫩黃的柳眼,那麼清新宜人。這不僅突出了「早」字,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風姿勾畫得非常逼真。生動的筆觸蘊含著作者極其歡悅和讚美之情。早春時節,氣候寒冷,百花尚未綻開,唯柳枝新葉,沖寒而出,最富有生機,最早為人們帶來春天的消息。寫新柳,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徵。
前兩句已將早春之神寫出,如再作具體描繪,必成贅言。後兩句用「若待」兩字一轉,改從對面著筆,用芳春的艷麗景色,來反襯早春的「清景」。上林苑繁花似錦,寫景色的穠艷已極;遊人如雲,寫環境之喧嚷如市。這後兩句與前兩句,正好形成鮮明的對照,更反襯出詩人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。同時這也是比喻之筆,「俱是看花人」不僅僅是說錦繡滿地,觀賞花的人多,更是說人已功成名就,人們爭趨共仰。因此,此詩的深層意旨是:求賢助國、選拔人才,應在他們地位卑微、功績未顯之際,猶如嫩柳初黃、色彩未濃之時。這時若能善於識別、大膽扶持,他們就會迅速成材,擔當大用;如果等到他們功成志得、譽滿名高,猶如花開錦繡、紅映枝頭,人們爭趨共仰,就不用人去發現和幫助了。
全詩將清幽、穠艷之景並列而出,對比鮮明,色調明快;同時含蘊深刻,耐人尋味,堪稱佳篇。
城東早春賞析二
詩的大意是說,詩人的最好時光是新春之際,——是在那柳樹剛剛抽出黃色嫩芽的時候,要是等到皇家花園裡已經繁花似錦,那時刻到處都是來看花的人了,吟詩作賦已索然了。表面上看,這首詩不過平平,但如透過紙背,卻包含著另一番深刻哲理,——暗喻著人才的及早培養發掘。
在塵世間,對於成功者,人們總是仰慕有加的。即使是那些滿懷妒意之人,也不過是仰慕之情的一種畸形反映而已。所以,當一個人獲得成功,特別是重大成功之後,無不大有門庭若市之患。在前往朝賀的人們當中,少不了那麼一種人:大言不慚地聲稱「我早就看出這小子有出息」,以顯示他的慧眼金睛。這的確是非常容易不過的事。上林已經「花似錦」,大家趨而觀賞,說說「這種花真漂亮」,「那種花多好瞧」的話兒,多麼自在!多麼高雅!然而,這是三歲小孩都可以辦到的,——亦可指指這,點點那,或對爹,或對媽,或對爺爺奶奶學舌道:「朵朵,好看!」一副行家模樣。但,這是真本事麼?花開得好,是因為陽光雨露充足,選種培植良好。一株花型秀美的水仙,不是頗令人心曠神怡麼?可要知道,那單在選種之時就有著諸多學問。因此,世間最堪稱道的實在應該是那些發掘培養人才在「早」的人們,即「伯樂」是也。成功之前的人才,往往是幼稚的,甚至是可笑的,然培養者絕不會因為這種幼稚可笑而否定他們的未來,從而放棄自己的責任。他們十分清楚,人才的培養「在新春」,在「綠柳才黃半未勻」。這時候雖然沒有「花似錦」那樣誘人,但卻蘊含著「花似錦」的遠大前景。這自然不大容易。要知道,我們祖國的美好未來的實現,是多麼需要這樣的人,而且是「多多亦善」。
及早地發掘培養人才,不要等到別人已經做出成績才去稱讚誇耀於他。故,《千家詩》在入選此詩時特別點明:「言宰相求賢助國,識拔賢才當在側微卑陋之中,如初春柳色才黃而未勻也」。這應該是這首詩給我們深一層的啟迪吧!
城東早春創作背景
這首詩的具體寫作年份難以考證。從詩的第三句看,題中的「城」當指唐代京城長安。楊巨源曾在長安任職多年,歷任太常博士、禮部員外郎、國子司業等職。此詩當是他在京任職期間所作。
詩詞作品:城東早春
詩詞作者:【唐代】楊巨源
詩詞歸類:【春天】、【寫景】、【哲理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