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鄉子·集句原文:
悵望送春懷。漸老逢春能幾回。花滿楚城愁遠別,傷懷。何況清絲急管催。
吟斷望鄉台。萬里歸心獨上來。景物登臨閒始見,徘徊。一寸相思一寸灰。
南鄉子·集句翻譯及註釋
翻譯
惆悵地望著手中這杯送春酒,身體逐漸變老又有幾回能再逢見春。楚城繁花什錦心裡卻傷愁遠方離別,非常感傷。更何況酒宴上清絲急管奏出的別離之音。
在望鄉台斷斷續續的吟誦,縱使與故土遠隔萬里,卻仍然歸心似箭。此時歸心萬里,同筵的諸君,又何人會此登臨之意,輾轉徘徊,反思內心。相思之苦,心如寒灰。
註釋
1悵望送春懷:截取唐人杜牧《惜春》:「春半年已除。其餘強為有。即此醉殘花,便同嘗臘酒。悵望送春杯,慇勤掃花帚。誰為駐東流,年年長在手?」渲染對酒傷春的情話。
2漸老逢春能幾回:此句取杜甫《漫興九首》第四首:「二月已破三月來,漸老逢春能幾回。莫思身外無窮事,且盡生前有限杯。」為杜甫流落成都時所作之絕旬。
3花滿楚城愁遠別,傷懷:稍稍改動了許渾《竹林寺別友人》一詩:「騷人吟罷起鄉愁,暗覺年華似水流。花滿謝城傷共別,蟬鳴蕭寺喜同游。前山月落杉松晚,深夜風清枕簟秋。明日分襟又何處,江南江北路悠悠。」
4何況清絲急管催:此句選自劉禹錫的《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》五首之三:「今朝無意訴離杯,何況清弦急管催。本欲醉中輕遠別,不知翻引酒悲來。」
5吟斷望鄉台:取自李商隱《晉昌晚歸馬上贈》一詩:「西北朝天路,登臨思上才。城閒煙草遍,村暗雨雲回。人豈無端別,猿應有意哀。征南予更遠,吟斷望鄉台。」
6萬里歸心獨上來:來自許渾《冬日登越王台懷舊》詩:「月沈高岫宿雲開,萬里歸心獨上來。河畔雪飛揚子宅,海邊花盛越王台。瀧分桂嶺魚難過,瘴近衡峰雁卻回。鄉信漸稀人漸老,只應頻看一枝梅。」
7景物登臨閒始見,徘徊:取自杜牧《八月十二日得替後移居譬溪館,因題長句四韻》尾聯:「萬家相慶喜秋成,處處樓台歌板聲。千歲鶴歸猶有恨,一年人住豈無情。夜涼溪館留僧話,風定蘇潭看月生。景物登臨閒始見,願為閒客此閒行。」
8一寸相思一寸灰:結尾之筆取自李商隱的《無題》二首之二:「颯颯東風細雨來,芙蓉塘外有輕雷。金蟾嚙鎖燒香入,玉虎牽絲汲井回。賈氏窺簾韓掾少,宓妃留枕魏王才。春心莫共花爭發,一寸相思一寸灰。」
南鄉子·集句賞析
「悵望送春杯。漸老逢春能幾回。」花繁葉盛的春日雖好,然而它終會遠去,惆悵地望著手中這杯送春酒,心裡湧起的傷春之情比酒更濃郁,千回百轉,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。由春日的歸去不由聯想到自己年華的流逝。「漸老」,謂逐漸衰老,語調悲哀滄桑。「逢春」,忽一喜,詞情上揚。「能幾回」,情緒再次跌落,由揚而抑,更顯悲愴,人已衰老,有生之年還能看到幾個春天。一句之中一詠三歎,筆法纏綿而蒼老,正是蘇軾貶謫黃州哀傷心情的寫照。
「花滿楚城愁遠別,傷懷。何況清絲急管催。」作者所處之時節恰是盛春,繁花似錦,故日「花滿」。楚城,正是作者貶謫之地--黃州。詞人流離飄零於此,遠離故鄉和親人,怎能不滿懷愁緒深如海。在萬紅飄香的季節裡,詞人不僅沒有感受到春的蓬勃和喜悅,反而備覺淒涼難耐,完全是基於受打擊、遭放逐的現實原因。此深層次的意蘊悄然表露,使其傷春之情更加意味深遠。「傷懷」二字極有份量,淋漓盡致地概括了詞人傷春意愁離別的種種淒苦之情。且這二字為作者自述,它將所集唐人詩句熔鑄為一體,表現出古為今用的絕妙之處。傷別之人本已悲哀不堪,哪裡還禁得住送行酒宴上清絲急管奏出的別離之音。「何況」兩字,盡顯不勝悲情之態。詞人在上片結尾處用此句,其沉痛心情不言而喻。
「吟斷望鄉台。萬里歸心獨上來。」下片詞人著重抒寫自己思念故土之情。這裡雖然只取原詩下旬,實際上句詩意亦隱含其中。詞人即使四處飄零宦游,卻終不曾忘卻西蜀--他的家鄉,更何況愈往南走離故土愈遙遠。登高飲酒之際,豈能不倍加思念家鄉。一個「斷」字形象地描繪了其望鄉情切的心態。詞人縱使與故土遠隔萬里,卻仍然歸心似箭,同宴的夥伴們誰能領會這份情懷。「獨」字突出了詞人孤身漂流在外的孤獨、寂寞之感。
「景物登臨習始見,徘徊。一寸相思一寸灰。」原詩兩句之中三次用到了「閒」字,蘇軾取其詩意,化為己用,意蘊頗深。只因此時了無官職,一身輕閒,悠然從容中登台眺望,才能將這春日的美景盡收眼底。蘇軾表面上敘述了自己無官一身輕的悠閒自在,實際深深流露了遭受貶逐,無法作為,一事不成的巨大痛苦。正因為如此,詞人才會在此地久久徘徊,不願離去,其實是那無論無何都揮之不去的煩憂在心頭盤旋,時時折磨著他。結句為全詞點睛之筆。功業不可建。故土無法還。兩種相思,一種愁緒,糾結在一起,令詞人輾轉反側,心如寒灰。
此詞落墨於酒筵,中間寫望鄉,結穴於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反思,呈現出一個從向外觀照而返聽收視、反觀內心的心靈活動過程。由外向轉而內向,是此詞特色之一。而此詞則證明,東坡詞橫放傑出風格之外,更有內斂綿邈之一體。若進一步知人論世,則當時東坡之思想蘄向,實已從前期更多的向外用力,轉變為更多的向內用力。
詩詞作品:南鄉子·集句
詩詞作者:【宋代】蘇軾
詩詞歸類:【集句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