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:
江之南有賢人焉,字子固,非今所謂賢人者,予慕而友之。淮之南有賢人焉,字正之,非今所謂賢人者,予慕而友之。二賢人者,足未嘗相過也,口未嘗相語也,辭幣未嘗相接也。其師若友,豈盡同哉?予考其言行,其不相似者,何其少也!曰:學聖人而已矣。」學聖人,則其師若友,必學聖人者。聖人之言行,豈有二哉?其相似也適然。
予在淮南,為正之道子固,正之不予疑也。還江南,為子固道正之,子固亦以為然。予又知所謂賢人者,既相似,又相信不疑也。
子固作《懷友》一首遺予,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後已。正之蓋亦常云爾。夫安驅徐行,躪中庸之庭,而造於其堂,捨二賢人者而誰哉?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,亦願從事於左右焉爾。輔而進之,其可也。
噫!官有守,私有系,會合不可以常也,作《同學一首別子固》以相警,且相慰雲。
同學一首別子固翻譯及註釋
翻譯一
江南有一位賢人,字子固,他不是現在一般人所說的那種賢人,我敬慕他,並和他交朋友。淮南有一位賢人,字正之,他也不是現在一般人所說的那種賢人,我敬慕他,也和他交朋友。這兩位賢人,不曾互相往來,不曾互相交談,也沒有互相贈送過禮品。他們的老師和朋友,難道都是相同的嗎?我注意考察他們的言行,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竟是多麼少呀!應該說,這是他們學習聖人的結果。學習聖人,那麼他們的老師和朋友,也必定是學習聖人的人。聖人的言行難道會有兩樣的嗎?他們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。
我在淮南,向正之提起子固,正之不懷疑我的話。回到江南,向子固提起正之,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話。於是我知道被人們認為是賢人的人,他們的言行既相似,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。
子固寫了一篇《懷友》贈給我,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幫助,以便達到中庸的標準才肯罷休。正之也經常這樣說過。駕著車子穩步前進,輾過中庸的門庭而進入內室,除了這兩位賢人還能有誰呢?我過去不敢肯定自己有可能達到中庸的境地,但也願意跟在他們左右奔走。在他們的幫助下前進,大概能夠達到目的。
唉!做官的各有自己的職守,由於個人私事的牽掛,我們之間不能經常相聚,作《同學一首別子固》,用來互相告誡,並且互相慰勉。
翻譯二
長江之南有一位賢人,字子固(曾鞏字子固),他不是當今世俗所稱道的賢人,我敬慕他,和他交為朋友。淮河之南有一位賢人,字正之(孫侔字正之),他不是當今世俗所稱道的賢人,我敬慕他,和他交為朋友。二位賢人,從未互相交往過,從未互相交談過,從未互相贈過錢物,他們的老師和朋友難道都是相同的嗎?我考察他們的言語行為,不相似的地方是何等少啊!我說,這恐怕是他們都向聖人學習的結果吧!他們學習聖人,那麼他們的老師、朋友也一定是向聖人學習的了。聖人的言語行為難道會有兩種樣子嗎?所以,他們二人的相似也是必然的了。
我在淮河之南,向正之談及子固,正之不懷疑我說的話;回到長江之南,向子固談及正之,子固也認為我說的話確實。因此,我又知道了所謂的聖賢之人,既很相似又相互信任,從不猜疑。
子固做了一首《懷友》詩送給我。意思大概是希望我們能相互勉勵,一直到達中庸的境界才罷休。正之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。駕著車子安穩行進,通過中庸的門庭而到達內室,除這二位賢人還會有誰呢?我過去不敢肯定自己一定會達到這種境界,不過也願意跟在他們的左右努力去做,通過他們的幫助使我進入這種境界應該是可能的。
唉!官有自己的職守,私下又有別的事牽累,我們的聚會不可能是經常的,因此,我作了一篇《同學一首別子固》,以相互警策,並相互勸勉。
翻譯三
長江的南面有一位賢人,表字子固,不是現在所說的一般賢人,我敬仰他,和他交友。淮河的南面有一位賢人,表字正之,也不是現在所說的一般賢人,我也敬仰他,和他交友。
這兩位賢人,腳不曾相互來住,嘴也不曾相互講話,書信和禮物也不曾接受過。他們的老師或朋友,難道完全相同嗎?我考察他們的言論和行為,那些不相似的地方多麼少啊!說:學習聖人罷了。學習聖人,那麼他們的老師或朋友,必定是學習聖人的。聖人的言論和行為,難道會有兩樣嗎?他們的相似也是恰好的。
我在淮南,向正之稱道子固,正之對我不懷疑。我回到江南,向子固稱道正之,子固也以為對的。我又知道所說的賢人,既是相似的又是互相信任和深信不疑的。子固作《懷友》一首詩贈送我,這首詩的大致意思是希望互相幫助,拉著我以至於到達中庸的境界罷了。正之大概也曾經這樣講過。
安穩地前進,慢慢地行走,車輪碾過中庸之道的庭上,就進入他的家,捨棄這兩位賢人還有誰呢?我過去不敢自信必定能達到的,今天也願意在你們左右干,幫助我進家恐怕就可以了。
唉!官員有職守,私家有牽扯,我們會合不能夠經常啊!因此寫作《同學》一首向子固告別,來互相警誡,並且互相安慰。
註釋
1慕而友:慕:仰慕。友:與之交朋友,動詞。
2相過:拜訪,交往。
3辭:這裡指書信往來。幣:帛,絲織品,這裡指禮品。
4考:考察。
5適然:理所當然的事情。
6大略:大體上。扳:同「攀」,援引。
7安驅:穩穩當當地駕車。
8輔:車輪碾過。
9造於:到達。
十昔:昔日。
同學一首別子固賞析
●全文層次
全文可分三層。第一層,自發端至「其相似也適然」。內容是介紹作者兩位友人的共同特徵:「非今所謂賢人者」,「學聖人而己」。儘管他們素不相識,所師所友也不同,然而,他們的言行極其相似。這就表明,他們「學聖人」達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。第二層,自「予在淮南」到「輔而進之,其可也。」同是「學聖人」,「既相似,又相信不疑」,而作者也是有志於「學聖人」的,他們共同努力,「輔而進之」。第三層,至結尾。聲明作文的緣故。由於「會合不可以常」,難得經常聚首交流,所以,作文「相警」亦「相慰」。「相警」足見其重道,「相慰」足見其重情。《同學一首別子固》的表現形式,頗具特色。文章題曰「別子固」,但是,一開始便以曾鞏和孫侔相提並論,稱讚他們是「學聖人」而有成的「賢人」,而且是「非今所謂賢人者」。作者寫正之即是寫子固,交互輝映。
●構思特點
這篇文章在構思上有一個顯著特點,即不單從曾鞏與自己的關係著筆,而是引出一位各方面情況與曾鞏神合的孫正之作為映襯,分別從作者自己與曾、孫兩人的關係著筆,形成平行的雙線結構。這樣來體現「同學」的主題,是比較新穎獨特的。
文章一上來就分別介紹「江之南」、「淮之南」的兩位賢人曾子固和孫正之。強調他們都不是當今世俗所說的那種賢人,暗示下文的同學於聖人;同時又分別點明「予慕而友之」,將自己和曾、孫兩人分別掛上了鉤,暗示了三人趣尚的一致,為下文兩人之相似、師友之相同張本。作者在《送孫正之序》表示:「予官於揚,得友日孫正之。正之行古之道,又善為古文。」這正是他們三人志趣契合的基礎。
接著,作者又轉而強調,這兩位自己所仰慕的朋友和賢人,他們之間卻從來未曾相互拜訪、交談,或互致書信禮物。三個排句,蟬聯而下,把雙方未曾識面的意思強調得非常突出。既然如此,「其師若(與)友,豈盡同哉?」這一問自在情理之中。下面又一轉:「予考其言行,其不相似者,何其少也!」,這就有些超越常理了。既未謀面,師友又不盡同,何以兩人竟如此相似?這就不能不推出下面的結論:「學聖人而已矣。」為了使這一論斷更確切不移.作者又進而論證:既然同學於聖人,那麼他們的師友,也一定是學聖人的;聖人的言行都是相同的,同學於聖人的人,各方面都很相似,就是很自然的了。這一層,一步一轉,從未曾相識說到師友的不同,再轉出兩人的相似,最後揭出同學聖人的正意。純用抽像的邏輯推理,絲毫不涉及兩人的具體行事,但他們「同學」於聖人這一點卻被論證得很有說服力。正是在這裡,作者揭示出「同學」的深刻涵義。真正意義上的「同學」在於同道,在於同學於聖人,而不在形跡上曾否相過、相語、相接。這也正是作者一開頭所說的他們與「今所謂賢人者」有區別的具體涵義。既然如此,仰慕而分別與之相交的作者自己,其為「同學」也自在不言中了。
文章的第二段,從「相似」進一步引出了「相信」,作者分別向兩人談到對方,儘管他們從未有過交接,卻都相信作者的介紹。這種「相信」,似又超乎常情。但這正表現出「同學」於聖人的賢人之間那種超越空間、不拘形跡的神交,那種高度的相互信任。而曾、孫兩人對作者的「相信」也就不言而喻。
文章的第三段從兩位賢人的共同志向引出作者追隨他們的願望。首先提到曾鞏贈給自己的《懷友》一文,表示要攜手共進,至乎「中庸」,然後捎帶一筆,正之蓋亦常云爾」,照應上文「相似」之論。並進而指出,能達中庸之境的,除了他們再沒有別人。這正是「同學於聖人」的表現。曾鞏先在《懷友》(見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》卷十四所載)中,訴說自己少而學,不得師友,望聖人之中庸而未能至。「嘗欲得行古法度士與之居游,孜孜焉考予之失而切劇(磨)之。皇皇四海,求若人而不獲。自得介卿。然後始有周旋激懇、摘予之過而接之以道者;使予幡然其勉者有中,釋然其思者有得矣,望中庸之域,其可以策而及也」。可惜彼此遠隔,會少離多,切磨之效不深。本篇這一段,正與子固殷殷求友之意相呼應,又提出孫正之正是其所渴望相交的最佳人選。至於作者自己,則謙虛地說從來不敢自期其必能到聖人中庸的境界,但願在他們的幫助下朝這個方向努力。到這裡,把三人「同學」於聖人以至乎「中庸」的意思完全表明了。
末段以抒情之筆收束,正面點出題中「別」字。在官為職守所拘,在私有人事牽繫,彼此不能經常在一起,這真是無可奈何的事。《懷友》說:「思而不釋,已而敘之,相慰且相警也。」這裡也說:「作《同學一首別子固》,以相警且相慰雲。」朋友之問,互贈文字,以為學之道相策勉,以交誼之誠相慰藉,此篇是個很好的榜樣。
●寫作手法
此文出現了許多重複句式,如「江之南有賢人焉」、「淮之南有賢人焉」等句,作者這樣寫意在向讀者傳遞一個信息:自己所說的賢人跟世俗所說的賢人有所不同。他所說的賢人是以「學聖人」為務的,這些賢人的目標是「至乎中庸而後已」,而世俗所說的賢人僅僅是就才學而言,二者的差別一目瞭然。此文寫「別子固」,但多數篇幅以正之作陪,交互映發,錯落參差。此文筆情高奇,淡而彌遠,令人尋味無窮。
此文在表現形式上的最大特色,是陪襯法的運用。文章一開始便以曾鞏和孫侔相提並論,稱讚他們是學習聖人而言行一致的「賢人」,表示自己與他們志同道合,要互相勉勵,以達到中庸之道的境界。因此,文章題為「別子固」,卻處處以孫正之陪說,寫正之即是在寫子固,反覆強調,交互映發,錯落參差,結構緊湊,而不顯得單調重複。文章淡淡寫來,卻顯得情真意篤。
在修辭方面,運用排比手法。如開頭幾句,以整齊的排比句寫曾、孫二賢。第二段的排比句稍有變化,文章顯得既整飭又靈活。這種寫法是為了說明賢德之士,不必同師,只要傚法聖人,便能殊途同歸,從而突出了君子同道而合的主題。
文章從江南、淮南二賢人言行相似入手,自然引出同學聖人之意。然後緊扣「同學」二字,從共同學習聖人之道上立意。共同學習聖人,就會志同道合,言行相似,相互信任,友誼長存。這也正式建立朋友之間牢固友誼的基礎。最後以相互攀引而共同登上聖人殿堂來互相勉勵,更顯示出作者志向遠大,思想高尚。子固、正之二人言行相似,互相映襯,為文章增色不少。文中排比句的反覆運用,長短句的交錯出現,也增強了文章的語言美。
同學一首別子固創作背景
北宋慶歷元年(1041),王安石與曾鞏同時應禮部試。次年,王安石得中,而曾鞏落第還鄉。慶歷三年(1043)三月,王安石自揚州簽判任上還臨川,至舅家。隨後,他又前往南豐見了曾鞏,此文大約作於此時。
詩詞作品:同學一首別子固
詩詞作者:【宋代】王安石
詩詞歸類:【古文觀止】、【贈別】、【友情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