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溪沙·照日深紅暖見魚原文:
照日深紅暖見魚。連溪綠暗晚藏烏。黃童白叟聚睢盱。
麋鹿逢人雖未慣,猿猱聞喜不須呼。歸家說與採桑姑。
浣溪沙·照日深紅暖見魚賞析
這首詩寫謝雨路上所見之景:麗日、碧溪、游魚、樹木、黃童、白叟、麋鹿、猿猱,一景一句,恰似電影鏡頭,連續將客觀景物一個個展現在讀者面前。
「照日深紅暖見魚」,深紅溫暖的夕陽斜斜地映照潭水,把潭水染得通紅也增加了一份暖意,而潭中的魚兒歡快遊玩,清晰可見,染紅了的潭水、歡快游動的魚兒都是春旱過後、大雨降後的情景,詞人雖未點出春旱之時的情景,但讀者可以想像那是一定是潭水乾枯、魚兒無處尋覓,這樣的前後對比之中、溫馨的畫面之中隱含了詞人欣喜的心態。「連溪綠暗晚藏烏」,沿著石潭向四處望去,看見成陰的綠樹接連一片,而深藏其中的烏鵲發出鳴噪的聲響,動靜結合,更顯幽靜。「黃童白叟聚睢盱」,以黃童、白叟代稱所有聚集的人群,詞人看到他們都呈現出喜悅興奮的神態。上片中紅、綠、黃、白等色彩和諧搭配,動景、靜景巧妙結合,景物、人群完美融合,運筆靈動、構思精巧。
「麋鹿逢人雖未慣,猿猱聞鼓不須呼」,麋鹿在突然之間逢遇如此多的人群頓覺不習慣,有一種驚慌之感,而猿猱卻一聽到喧天的喜慶鼓聲不招自來,極度興奮,這一對比的描寫情趣盎然。以動物的反映間接寫出石潭謝雨的歡鬧情景,不著一字,而風流自現,可謂神筆。「歸家說與採桑姑」,結尾由實轉虛,筆法靈活,詞人想像這些觀看長官親自謝雨而歡喜異常、激動難耐的在場者,歸家之後一定會把謝雨之時的歡騰景象向採桑姑細細說與。
在這首小詞之中,詞人絲毫沒有描寫自己的心境,但透過詞人所見、所聞、所想的一切,讀者自可體會詞人無比興奮之情,含蓄雋永,耐人尋味。
詩詞作品:浣溪沙·照日深紅暖見魚
詩詞作者:【宋代】蘇軾
詩詞歸類:【寫景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