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《婦病行》

婦病行原文:

婦病連年累歲,傳呼丈人前一言。
當言未及得言,不知淚下一何翩翩。
「屬累君兩三孤子,莫我兒饑且寒,
有過慎莫笪笞,行當折搖,思復念之!」
亂曰:抱時無衣,襦復無裡。
閉門塞牖,捨孤兒到市。
道逢親交,泣坐不能起。
從乞求與孤兒買餌,對交啼泣,淚不可止:「我欲不傷悲不能已。」
探懷中錢持授交。
入門見孤兒,啼索其母抱。
徘徊空捨中,「行復爾耳,棄置勿復道!」

婦病行翻譯及註釋

翻譯
  有一婦女長年累月生病,叫她丈夫到跟前有話要說,正要開口還沒說話,不覺得淚就嘩嘩地不斷落下。「兩三個孤兒拖累你了,不要使我的孩子挨餓受寒,有過錯不要捶打,我就要離開人世了,希望你今後還能常想到我的這番囑咐。」婦女死後:抱孩子沒長衣,短衣又破爛得沒了衣裡。只好緊閉門窗,堵好縫隙,留下孤兒到市場去買食物。半道上碰上親友,哭得坐在地上起不來。請求親友替他買食物。對著親友不停地哭泣,止不住淚水。他說:「我想不傷心不能啊!」說著把手伸進懷裡掏錢,取出後拿在手裡鄭重地交給親友。回家開門看見孤兒,啼哭著尋找媽媽抱他。進門後無奈地在空空的屋裡走來走去,自言自語:「不用說了,用不了多久,孩子又和他媽一樣地會死去。」

註釋
1丈人:古時對男子的稱呼,這裡是病婦稱她自己的丈夫。
2翩翩:淚流不止的樣子。
3屬累:連累,拖累。
4笪笞(da chī):捶打的意思。
5「行當」兩句:這兩句是說我不久就要離開人世了,希望你今後還能常想到我對你的這番囑咐。行當,將要。折搖,即「折夭」,夭折。
6亂:古時稱樂曲的最後一章。
7襦:短衣,短襖。
8「閉門」兩句:這兩句是說將門窗關好,把孩子放在家裡,獨自到市上去。牖,窗戶。捨,放置。
9親交:親近的朋友。
十從:從而。餌:糕餅之類的食品。對交:對著朋友。探:拿取。「交入」兩句:這兩句是說孤兒見父親空手回家,哭喊著要媽媽抱。索,求。空捨:是說房子裡一無所有。行復爾耳:又將如此。爾,如此。棄置:拋開,丟開。

婦病行翻譯及註釋二

翻譯
  被病魔拖累的妻子,把丈夫叫到跟前,有一句應當說的話,還沒有說珠淚就不斷地流了下來。她說:「我把幾個孩子就托付給你了,不要叫孩子餓著凍著,有了過錯不要打他們。我就要死了,你要常常想著我的話。」
  孩子母親死去了,爸爸找不到長衣,唯有的短衣又是單的,難以御寒。只得關門堵窗,留兒在家,獨自上市。他遇上朋友就哭泣,淚水不止。他求朋友為孩子買糕餅,哭著對朋友說:「我是想不哭啊,但控制不住啊!」他掏出懷中的錢交給朋友。回到家,孩子們哭著找媽媽抱。他徘徊在空蕩蕩的屋中:「這樣下去,孩子也會像媽媽一樣死去!我不想再說下去了。」

註釋
1傳呼,呼喚。丈人,古時對年高男子的尊稱,此指丈夫。前,上前。
2一何,何其,多麼。翩(piān)翩,接連不斷的樣子:
3屬(zhǔ),同「囑」,囑托。累,牽累、拖累。孤子,孤兒。
4莫我兒,不要讓我的孩子。
5過,錯、過錯。笪笞(dachī ),兩種打人用的竹器;這裡作動詞用,鞭打之意。
6行當,即將,將要。折搖,猶「折夭」,夭折。
7亂,古時樂曲的尾聲,即樂章的最後一段。
8襦,短襖。裡,夾裡,襯裡。黃節說:「無衣,無長衣,而有短衣;短衣又無裡也。」(《漢魏樂府風箋》)
9牖(yǒu),窗戶。
十捨,丟開、拋開。一說,此「捨」字當從上讀,「即徘徊空捨之『捨』。『牖捨』連文,看似重複,但正是漢魏古詩樸拙處」(游國恩《中國文學史》)。
⑾親交,親屬朋友。
⑿從乞求,拉著(親交)請求。從,牽、拉。餌,指食物。
⒀交,即上「親交」。
⒁探,掏、摸。持授,交給。
⒂入門,指回家。
⒃行,即將。復,又要。爾,如此,這樣。
⒄棄置,丟開。這兩句說,不用多久,孩子的命運亦將如其母一樣,又何必再多說呢?一說,末句為樂工口氣,古樂府中亦常有此類例子。

婦病行賞析

  此詩的前九句寫病婦臨終時對丈夫的囑咐。首二句「婦病連年累歲,傳呼丈人前一言」,從病婦方面落墨,單刀直入,直敘其事。病婦久病不愈,自知將不久於人世,所以她要把丈夫叫到床前,留下臨終遺言了。「當言未及得言,不知淚下一何翩翩。」病婦還沒有來得及開口,已是潸然淚下,泣不成聲了。臨終託言,已不堪悲,未語先泣,更見酸楚。這幾句釀足氣氛,先聲奪人,讀者已然可從那「翩翩」長調中,想見病婦內心之深痛了,可又想進一步瞭解她悄焉動容、魂牽夢縈的是什麼。寫到這裡,詩人筆鋒從訣別之淒慘場面,轉入訣別之悲切言辭:「屬累君兩三孤子,莫我兒饑且寒,有過慎莫笪笞,行當折搖,思復念之!」寥寥五句,而慈母愛子之情,盡在其中。其中「累」字,並含有將入幽冥之自傷、拖累夫君之自歉,平平寫來,淒然欲絕。「饑」字、「寒」字,雖指來日,而往日的饑寒,亦可以想見。而「行當」二字,更見得長期貧苦的生活,孤兒已是極為虛弱,倘再使其饑而且寒,他們也很快就會天折的啊!這一切,自然在病婦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創傷,永訣之時,便交織成憂慮與驚恐,發而為囑托之辭了。兩個「莫」字的緊承,語氣之強烈、專注,直如命令;而在這迫切請求之下,又可看到那款款深情的脈脈流動。即將經受幽顯隔絕、無緣重見之苦,也就愈加系念留在人間的幼男嬌女,「思復念之」,嘮叨再三,更將殷殷囑望之情,溢於言表。一個人臨終之時,什麼都可放下,唯獨自己的孩子,卻委實難割難捨。這既是母愛深沉的表現,也是勞動婦女善良品質的自然流露,情真語真,字字皆淚,令人歔欷感歎不已。

  病婦死後,家境如何?「亂曰」以下,從病婦丈夫方面落筆,先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幅飢寒交迫的悲慘畫圖:寒風凜冽,孤兒啼泣。父親欲抱孩子上市覓食,卻找不到長衣,唯有的短衣又是單的,難以御寒。只得關門堵窗,留兒在家,獨自上市。「抱時無衣,襦復無裡」句,就寒而言,直筆寫窮,映襯前文。母親生前無使饑寒的願望,已經落空一半,而另一半也未必見妙。「閉門塞牖,捨孤兒到市」。關門堵窗,或可擋風避寒,防止禽獸傷害孩子。母愛由言語洩出,訣別之辭何等切切;父愛則由行動導出,關切之情何等拳拳!著一「捨」字,父親那欲離不忍,欲攜不得,憂鬱徘徊、悲傷絕望的動態心態,躍然紙上!「捨」也,實為不捨,實出無奈,下文因而逗出:「道逢親交,泣坐不能起。從乞求與孤兒買餌。」父求人為兒買餌(糕餅之類),正是為了抽身回家伴兒,這又從側面暗示了不「捨」。一般說來,男兒有淚不輕彈,而父親路遇親友,竟嗚咽不止,久坐不起,若非傷心至甚,安能如此!「對交涕泣,淚不可止」二句,同意反覆,一唱三歎,將悲傷之情,更進一層。憐念子女、自傷孤孑、悼懷亡妻,諸多情結,盡在這一把辛酸淚中。

  主婦一死,留下孱弱兒女一堆、債務一攤,對一個家庭來說,不啻是梁崩柱摧,不能不涕淚俱下,肝腸寸斷。悲傷已極,卻以「欲不傷悲」逼出「不能已」之本旨,一抑一揚,詩意翻跌,令人為之愁腸百結、紆曲難伸。「探懷中錢持授交」,為此段結束之句,由哭訴悲傷轉為乞友買餌,一句之中連續三個動作,宛然可感父親「懷中錢」那溫熱的氣息,以及「持」的凝重、「授」的鄭重。父親道逢親交,涕淚未盡,匆匆趕回家中,所見又是什麼呢:「入門見孤兒,啼索其母抱。」父泣子啼,雪上加霜,觸目驚心。此中之「啼」,緣於饑,緣於寒,更緣于思母。一個「索」字,將孤兒號啕四顧、牽衣頓足,急要母親的神態宛然畫出。「徘徊空捨中」句,既寫出了父親疾首蹙額、徒呼蒼天的淒惶之態,也反映了室內飢寒交迫,家徒四壁之狀。「空」者,空在無食無物,也空在無母無妻。兒啼屋空,由聽覺而視覺,將悲劇氣氛烘托得濃而又濃。末句突然一轉,向蒼天發出的絕望呼叫,戛然結束全文。此句意為孩子的命運將同媽媽相似,還是拋開這一切,別再提了!語極淒切。其實,「行復爾耳」之結局,父親未喊出,讀者已然可從詩中描寫的場面中得出了。而「棄置勿復道」句,更是撫今思昔,百感叢集,「勿復道」,正是道而無用,言而愈悲之故。從「對交啼泣」,向親友哭訴,到欲說還休,氣結難言,令人產生更有深悲一萬重之感受,真是「此時無聲勝有聲」。全詩至此,大幕急落,黯然收束。至於結局,前已有病婦托孤、父求買餌、孤兒索母這一幕幕經過充分醞釀的情節,後已有「行復爾耳」之悲號,答案盡在其中,無須作者再拉開帷布了。

  這首詩通過托孤、買餌和索母等細節,描寫了一個窮苦人家的悲慘遭遇。他們的語言行為、動態心態,皆如一出情節生動的短劇。全詩沉痛淒惋,真切動人,這正是漢樂府「感於哀樂,緣事而發」的現實主義特色的突出表現。

詩詞作品:婦病行
詩詞作者:【兩漢佚名
詩詞歸類:【樂府】、【感傷】、【貧困】、【生活

你可能也喜歡:




發表評論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圖片 表情